职教本科,未来之路怎么走
“职教本科所要培养学生的能力层次要求随之上移,所涉及领域的复合性和集成度都大大提高。相应的教材编写、课程设置、教学方式、学生发展等也要有变化。”朱文辉说:“总体而言,要避免理论学习和实践应用可能面临脱节的问题,避免职业素养和工匠精神淡化的问题。只有把理论学习和实践应用紧密衔接,把职业素养和工匠精神与科学技术真正融合,才能培养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。”
“职教本科,关键在于获得社会认可,根本在于办学质量,取决于标准体系的建立、内涵的提升和保障体系的完善。”潘海生指出,应建立职教本科标准体系,遵循职业教育类型属性和技术技能人才的成长规律,抓紧制定职业本科教育的实习实训标准、人才培养质量标准、专业仪器设备装备规范等各项标准,构建适合国情、结构合理的职业本科教育标准体系。
加强职教本科内涵建设也是势在必行。潘海生建议,一方面专业建设不仅要体现“职”,还要体现“高”;不仅要紧紧围绕聚焦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、对接新职业,还要进行系统设计,注重与中等职业教育、高职专科教育有机衔接和一体化设计;更要紧紧围绕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产业发展重点领域,服务产业新业态、新模式,对接新职业,更要与学校办学特色相契合。另一方面,要积极实践科研与育人相统一的校企合作新样态,积极推进产业学院、企业大学等校企合作新形式,不断创新校企合作育人的途径与方式。
潘海生还建议,要进一步完善职教保障体系。“一方面,不断加大校舍建设和设施设备投入,加强专业化、实体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,吸引企业联合建设产业学院和协同创新中心、企业工作室、实验室、创新创业基地、实践基地、校外实习基地等,提升职教本科办学硬件条件。另一方面,加强师资队伍建设,强化教师科研创新能力培养,引导教师主动承担‘立地式’研发任务,着力破解企业生产中的技术难题,将新生产案例、新技术方案、新研发成果转化为教学项目,以科研反哺教学,提升职教本科人才培养质量。”